来源时间为:2022-03-02
①“看看我的运气怎么样”②数学游戏真好玩③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开放活动展示课
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株洲市二中附小”)把“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活动,结合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相关知识,开发出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的数学游戏及配套的教具学具,把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之中,最终形成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模式,解决了数学教学枯燥、晦涩等问题,让小学生不仅能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悟出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兴趣获得激发、思维获得发展。
游戏彰显数学魅力
儿童时代给生命留下的美好记忆是那永远快乐的游戏,为孩子们的生活带来无限快乐的是那充满挑战的游戏。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小学教育应该重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为教学内容增添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株洲市二中附小以“数学文化”为突破口,以“数学游戏”为载体,将研究成果向语文、英语、科学、体育等其他各学科拓展,开发了丰富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游戏活动,巧妙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将游戏的精神全方位、全过程、全学科、全要素地融入办学理念,极大地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与生命力。
学校通过对小学数学游戏教育价值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形成“解读规则—游戏示范(自主尝试)—合作对抗—总结提升—拓展延伸”五步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闯关游戏作为学业质量评价方式,解决了学生厌学、怕学的难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通过探索与实践,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了5个转变:从注重知识点传授的“以教为中心”向“游戏 知识 思维方式 想象力”并重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从“灌输式”“分数至上”向探究式、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转变,从重死记硬背、“期末一考定成绩”向重独立思考、“乐学嘉年华非纸笔检测”的游戏化学业评价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到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从教学方式单一、偏少到全方位教学投入的机制转变。形成了教师“爱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游戏化教学与评价模式雏形,与“双减”政策高度契合,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依托课堂,联系生活,探索出诸多开发数学游戏资源的方法
学校数学研究团队刚开始研究数学游戏时,关注的都是一些经典游戏,例如“奇妙的一笔画”“四色原理”等,只在这些领域进行游戏资源开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团队发现,如果玩游戏与课堂教学是“两张皮”,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质性帮助可能还不是那么理想。基于现实的需要,团队研究转向了教材,即基于现行的正在使用的课本,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开发。
在一次数学游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一名团队成员上了一节“有余数的除法”游戏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巧妙地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融入了游戏教学。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比赛,从卡片中各取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同时计算出商和余数,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得分者先达到或超过20的获胜。当时学生非常投入,有的学生仅用三步就完成了游戏。要顺利完成这个游戏,必须非常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因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所以要率先达到20,选择的除数就要尽可能地大,先选9,再选8,再选7……得到的相应的商是8、7、6……余数要尽可能接近除数,才能尽快达到游戏的要求。游戏让学生按要求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组合,里面的知识含量是非常高的。进行这个游戏的同时,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可以得到巩固和升华。这节课让学校数学研究团队豁然开朗,由此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明确了研究的方向。
1.变“静”为“动”,在对弈游戏中巩固知识
团队把一些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改编成对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速算24点”就是这一类中的经典。又如,在进行面积单位教学时,单位的换算是一个难点,需要时常进行复习巩固。学校数学探究团队尝试编制了一个“面积牌”游戏,让学生在体会乐趣的同时巩固了知识,数学思维也获得了发展。
2.旧瓶新酒,在常见益智游戏中注入数学元素
在进行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往一些常见的益智游戏中注入数学元素,把它变成数学游戏。比如“大富翁”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这种游戏的棋盘布局、任务设置以及题卡都可以不断更新,常玩常新,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
3.借他山石,把体育项目改编成数学游戏
体育项目本身就充满竞技性与挑战,如果能巧妙地把数学元素融入其中,一个新的数学游戏就产生了。比如“四子棋”“五子棋”的游戏规则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团队设计了如下的“减法中的四子棋”游戏。在这个游戏当中,学生既要准确计算出结果,同时也要考虑棋子的摆放位置: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棋子“四子成线”?我方的棋子下在哪里才能阻止对方获胜?这一类游戏将数学与体育的魅力完美结合,深受学生喜爱。
4.继承发扬,让传统数学游戏绽放光芒
在数学史上,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强国。许多传统数学游戏,如“七巧板”,至今仍广泛流传。师生有义务、有责任将优秀的传统数学游戏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数学游戏,学校数学研究团队还积极搜集各地民间流传的数学游戏,加以改编。这样的数学游戏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且无需道具,让人不得不佩服先贤的智慧!挖掘中国传统数学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对照课标,基于教材,开发了系列数学游戏教学资源
学校数学研究团队依据数学教材知识结构体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数学游戏;基于教材的重难点和拓展延伸点进行设计,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呈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还可以这样学”“数学很好玩”,有利于培养学生“化繁为简”“举一反三”等思维品质。数学游戏课程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面对更高层次的挑战,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校数学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不同年级开展的数学游戏:一至三年级游戏开发以具体思维为主导,四至六年级游戏开发以逻辑思维为主导,形成系统游戏课程,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
持续探索,反复实践,形成了数学游戏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数学研究团队建立了数学游戏课型“解读规则—游戏示范(自主尝试)—合作对抗—总结提升—拓展延伸”五步教学模式,并且明确了每个环节的任务目标:“解读规则”环节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注重游戏表达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游戏示范”环节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合作对抗”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玩、充分地感受,为后面的发现与总结积累感性经验;“总结提升”环节引导学生从游戏的表象出发,从数学的角度对现象进行深入归纳、抽象,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拓展延伸”环节要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再次“加工”,调整、优化和充实,及时迁移,形成策略。
组织数学文化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真好玩”
学校每学期都精心策划一次数学文化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真好玩”。文化节中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并且运用美、创造美,真正体现数学的核心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文化节在环境的营造、活动的设计方面都独具匠心:教师们利用教室外面的墙裙,绘制别具特色的数学涂鸦墙;教室里的黑板报、展板等,都展示和数学相关的内容,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数学活动。例如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让学生通过比赛换算、购物等活动,掌握人民币的换算知识,增强生活数学的应用能力;二年级“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剪的过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创造能力;三到五年级的“巧算24点”比赛,不仅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更是对他们灵活解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挑战。
数学文化节的活动精彩纷呈,有文化节节徽和口号的设计,有数学文化墙、黑板报评比,有以班级为单位的数学特色活动和优秀手工作品展板展示,有校园广播站组织的“数学家,我点播”专题节目,有全校计算比赛,有以寻找校园中的数学元素为主题的“数学游踪”活动……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数学才能,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寓学于玩,玩学一体,发挥了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
在株洲市二中附小,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寓知识于游戏,充分实现了游戏的“迷人”“娱人”“引人”等育人功能,真正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每一堂数学游戏课都有欢声笑语。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厌学数学到爱学数学。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无论先进后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都能一样欢快、愉悦地投入,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形成了优良的心理素质。
每一堂数学游戏课都有合作交流。课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和谐友好、平等互助、多向交往的学习气氛。在游戏中进行分组比赛,学生会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积极作用,同时促使每一名成员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每一堂数学游戏课都有思想拔节。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了本年段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初步形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游戏活动中现象的意识,尝试发现游戏中的数学事实、探究游戏中的规律,长此以往,形成敢于尝试、敢于挑战、不断创新的行为品质,由此而真正触及核心素养理念所提及的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表达。
数学游戏从课堂延伸到家庭中,成为亲子游戏。学校鼓励学生放学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数学游戏。家长通过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像朋友一样满腔热情地启发引导孩子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锻炼非智力品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游戏彰显数学魅力,在教学中渗透游戏的精神,寓教于乐,让学生从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以游戏为载体,把“游戏动机”转化为“学习动机”,把学习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让学生知道“数学不代表枯燥”“数学可以好玩”,玩好数学,进而学好数学。
游戏引领多元评价
2020年10月13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对“落实主体”之一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让这一引领未来的文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通过学校的创新管理、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等系列实践探索,把评价方案“做出来”“实践出来”“实验出来”,并不断反思与重建,从而促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