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2-25
央广网株洲2月25日消息(记者黄珂岚通讯员张和生吴婷)龙舞元宵,福满炎陵。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晚,初春的天气依然寒气逼人,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文体中心广场,却是一派喜气祥和的景象。参加摆灯巡游的队伍整齐排列,整装待发,居民们纷纷举家出动,共同参与一年一度的闹元宵活动。
摆灯巡游的队伍整齐排列,整装待发(央广网发炎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晚上6时30分,由15节长龙、九节龙、三龙龙、双人狮等组成的《龙年之春》龙狮表演拉开了活动序幕。数十条彩龙在舞台上翻飞跳跃,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掌声、呼声、笑声此起彼伏……
“接福咯!”随着司仪一句客家话,20名财神爷从福祥宝宝手中接过的福包走向人群,将福包送给现场观众,传递福气。这些福包由炎帝陵景区负责人与台商代表在炎帝陵共同祭祖祈福,举行庄严开光仪式后带到活动现场,蕴含着两岸同胞的美好愿望,承载着神农福地的美好祝福。
巡游开始前,全国劳动模范马安健与“中国好人”张爱平走向3.8米高的彩龙,共同为龙头点睛。笔落之后,龙眼闪亮,彩龙顿时流光溢彩,吐着焰火,仿佛要腾空而起。10名小伙抬起龙头,离开广场开启全城巡游。
龙头引领巡游队(央广网发炎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龙头引领巡游队伍徐徐前行,身后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塑像,8个彩灯上分别书写着炎帝的八大功绩。紧随其后是各具特色的巡游方阵。汉服方阵里,各色华服争奇斗艳,诠释着中国服饰之美。在瑶族风情车上,黄桃仙女身披彩衣摇曳生姿,瑶乡瑶鼓震天响,炎陵黄桃闪闪发亮。香火龙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青头狮、双人狮栩栩如生,采莲船、唐僧师徒、八仙、大头娃娃等不时与观众互动,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伴随着整齐的腰鼓声,秧歌队步调一致、整齐划一。“财神”方阵负责发放福包,送“福气”,深受观众追捧。队伍的最后是五彩缤纷的龙尾,从空中看去,整个队伍绵延近千米,宛若一条移动的“长龙”。
巡游队伍经过之处,许多商店、居民燃放烟花、鞭炮相迎,湮没了喧闹的锣鼓声。每遇空旷的地方,游行队伍轮番进行表演,火星龙、香火龙、瑶族长鼓、街舞快闪、科目三、歌唱祖国,传统与现代结合,一次一次把活动推向高潮。
两个小时后,队伍回到文体中心,广场上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元宵灯谜会、汉服游园会以及龙蟠夜市让大量群众乐在其中。巡游期间,当地的乐队在舞台上表演,乐队表演后,客家山歌、苏区歌谣、藤牌阵等省级非遗代表项目又依次展演,留在现场的观众不仅可以品美食、猜灯谜、逛游园会,还可以欣赏到动人的音乐,难得一见的非遗节目。
在活动现场的夜市区,32个特色摊位上充满了烟火气,除了烧烤、奶茶等时尚小吃,还有现包现做的艾叶米果、酥香脆甜的馓子、热气腾腾的烫皮、客家酿豆腐……游客们大饱口福的同时,还可以大饱眼福,目睹这些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刘旭鸿说,她和好朋友们自制的冰糖葫芦,半个小时就卖光了。而在夜市的尽头,排起了一条长队,大家在领取活动赠送的汤圆。
除了美食,还有一个特色小摊前聚集了众多青少年,他们在围观新颖的文创产品。摊主是土生土长的炎陵妹子陈思宇,她将炎陵特色产业炎陵黄桃与炎陵白鹅结合,打造了一款独特的形象IP——“黄桃鹅”,并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周边,有贴纸、杯子、帆布袋等文创周边,深受年轻受众喜爱。
灯谜街(央广网发炎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汉服游园会与灯谜区里人流涌动。在古色古香的游园会现场,身着汉服的年轻男女一同投壶、锤丸、射箭、击鼓,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猜灯谜是元宵节传统节目,现场共设有彩灯灯谜1000个,立体灯谜400个,游客们或三五成群一起商量,或聚精会神地冥思苦想,现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在活动的兑奖区,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冒汗。本次闹元宵活动,除了设置猜谜、游戏集卡、消费集卡等众多有奖活动外,还举办了线上有奖集福活动,宣传炎帝文化、炎陵品牌、元宵传统民俗等内容,发放了大量奖品。身居北京的岳阳人李琪抽中了炎帝陵门票,她表示,今年年假定要带家人来祭拜炎帝,将这份福气带回家。
伴随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音乐,一场精彩绝伦的烟火表演拉开了序幕,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绽放,变幻着不同的图案,仿佛在点亮不同的人生,书写着明天的辉煌。
巡游结束,但夜市和灯谜区的现场人流却久久未散。本次闹元宵活动不仅吸引了炎陵县的市民,长株潭、衡阳、郴州、井冈山等地的游客也纷至沓来,近3万人涌入县城,共同见证小县城的“大热闹”。
据了解,炎陵县举办的“五龙闹元宵”系列活动以“龙舞元宵·福满炎陵”为主题,突出“龙”和“福”:今年是龙年,龙腾盛世,活动分为五个篇章,即龙兴望典,礼祀炎帝;龙游圣邑,献瑞呈祥;龙灯“谜”宫,藏玄觅趣;龙韵风华,佳丽纷呈;龙幡夜市,美食春宵。炎陵是“福”地(因“邑有圣陵”炎帝陵而又被称作为“神农福地”),活动设“祈福、呈福、开福、接福、送福”等五个环节,在这传统佳节之际,祝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福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