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
说起株洲,工业无疑是最醒目的标签,其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创造的180多个“全国第一”,享誉世界的电力机车制造业,正在打造的“中国动力谷”,足以支撑起她作为“工业名城”的闪亮名号。
然而,人们在关注株洲时,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点——株洲同样也是一座拥有丰富旅游资源、旅游业正在加快发展的旅游新城。
株洲的旅游资源门类齐全,特点鲜明,分布合理,影响深远,可以说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在这里,既有以炎帝陵为代表的众多历史景点,也有以神农谷等为代表的绿色胜境;在这里,既有遍布全境的打上“井冈山”烙印的红色景点,也有保留现代工业文明记忆的诸多工业遗址;在这里,还有用现代科技打造的有“东方迪斯尼”之称的方特欢乐谷。
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株洲市旅游开发悄然提速。方特欢乐世界、株洲湘江风光带、神农城、炎陵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投资均超过百亿元。同时,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中华茶祖文化园、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炎帝陵三湘盆景第一园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景点也相继建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心目中粗硬冰冷的工业株洲,逐渐充溢着多彩柔和的气息。近年来,株洲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所辖炎陵县荣获“全国县域旅游之星”称号,炎陵、攸县获得“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年度十佳县”称号。目前,株洲市拥有6个国家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炎帝陵、方特欢乐世界、神农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获评首批“湖南旅游名片”。
到株洲去,拜华夏第一祖,吸亚洲第一氧,已经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2015年,株洲市接待国内游客35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旅游总收入达到233.3亿元,同比增长16.2。旅游业,已经成为株洲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
从历史走来,向未来走去,株洲旅游正在蓄积“加速度”的巨大能量。那么,如何乘势而上,开拓株洲旅游的新境界?
对此,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特别强调,要把握消费转型升级大势,加快推进株洲“全域旅游”建设。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按照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总体思路,继续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旅游景点,着力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推动旅游产业与炎帝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深度融合,努力把株洲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在谈到旅游发展时也强调,要做好“旅游 ”的文章,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不断挖掘城市底蕴、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营造人文情怀。比如,要抓住当前株洲工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工业博物馆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工业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打造株洲新的旅游名片。
根据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的《株洲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株洲旅游业将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其目标是: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力争突破800亿元,旅游经济占全市GDP比重15以上。
为此,株洲市将致力打造“一极一路一带一区”的株洲旅游空间总体布局。“一极”就是打造好炎帝陵祈福生态旅游核心极,“一路”就是完善好平汝高速株洲段自驾游、观光游精品线路,“一带”就是开发好湘江文化旅游经济带,“一区”就是建设好云龙休闲、体验旅游聚集区。
同时,株洲还将突出旅游产品开发、产业体系提升、特色模式开发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四大发展重点,重点开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以及红色旅游五类旅游产品,鼓励和发展主题公园、度假区、影视演艺等休闲娱乐业,开发湘江游轮、低空航空、康体休闲等旅游新业态,推进全域旅游、“智慧旅游 ”行动、差异化发展、精细化品牌建设、旅游扶贫开发等特色模式开发。
今年7月,株洲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十条办法》,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其具体内容是:落实扶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加大地接奖励力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和引进的扶持力度,支持旅游企业实施“旅游 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支持旅游新业态开发建设,支持鼓励县(市)区政府、旅游企业借助媒体推广本地旅游形象,支持鼓励县(市)区政府、旅游企业组织跨市(州)或跨省单独或联合客源目标地实施旅游营销宣传活动。
我们相信,通过实施这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组合拳”,株洲旅游必将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并必将创造属于自己的旅游“黄金时代”。
《做好“旅游 ”株洲市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参考资料:
株洲市旅游、国内知名温泉目的地、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株洲市教育投资集团、株洲市今添投资开发、株洲市、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市质监局、株洲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