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株洲 > 资讯杂谈 > 正文

“赚在”株洲的九头鸟-株洲商报

发布日期:2015/12/13 15:23:34 浏览:691

□本报记者熊子熙发自株洲

株洲小商品批发市场,是中国十大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与湖北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齐名。依托铁路枢纽地位,20多年来,株洲小商品市场已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额超400亿元,拥有43个专业市场、近百个小市场、近3万商户的大型产业。株洲芦淞服饰市场集群更是中南五省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之一,服饰业也成为株洲正在着力打造的5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株洲最早的小商品市场南大门市场兴建开始,陆陆续续就有湖北、浙江、福建等地人迁来株洲经商,其中湖北人最多。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留着艰苦奋斗的足迹。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来株洲打拼的湖北商户,他们的成功,验证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创业哲学。

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株洲,古称建宁,三国时孙权在此设县。城依湘江,清初,江西商人在株洲修造建宁码头,遂使商业迅速发展,各项贸易居当地集镇之首。

株洲在湖南东部偏北,北临长沙,南连设计。这一改动,让新款双星球鞋在全国的超市、卖场、校园里一炮走红,她的货也开始供不应求。

2000年,雷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彩梅老北京布鞋,而今,更是拥有了自己的工业园和写字楼,成为了全国的总代理。

湖北人在株洲的足迹

1988年~1989年

第一批湖北人到株洲

1995年

第二批湖北人到株洲

内忧外患的株洲生意

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记者熊子熙发自株洲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有生意的地方,就有江湖。

自1989年南大门小商品市场开启,株洲市场涌进数万名湖北人,顶峰时更是占整个市场经营者九成,其中又以仙桃、汉川、武汉、黄石、大冶、监利等地的湖北人居多。

但如今,在株洲芦淞服饰城服饰行业中,成规模的大企业都是温州人、福建人或是邵阳人所成立,占人数优势力量、深耕株洲市场的湖北人为何会被挤到角落?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湖北商户的没落,虽有外部势力的竞争,但更让人痛心的,却是湖北商户内部的不团结。

曾在株洲芦淞读书、工作,并熟悉当地服饰行业的代先生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这与邵阳人的“入侵”不无关系。

<福建商会,雷虹真心希望在株洲的湖北商户能团结起来,“传帮带也好,资金扶持也好,信息传递也好,我们总该做点什么了。”

商户呼吁抱团取暖

湖北人在外地打拼本来就蛮不容易,如果还互相拆台就更加让人痛心。希望政府能牵头重新组织湖北商会,帮忙协调好各方关系,阻止垄断和同业恶性竞争。——闵昆鹏

opinion

2002年

第三批湖北到株洲

中国城内人流如织,这里多为温州人、邵阳人所开店铺。本报记者熊子熙摄

结谷门大市场人流寥寥,这里老板多为湖北人。本报记者熊子熙摄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