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株洲 > 资讯杂谈 > 正文

夏昭炎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在全市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尚

发布日期:2019/11/25 7:19:09 浏览:337

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他们是我们道德之路上的前行者,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是我们的邻居、同事、同学。但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温暖,带来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这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株洲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好人沃土,致力打造好人之城。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评选揭晓,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获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株洲市实现全国道德模范零的突破。

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种文化”场景。株洲日报记者成建梅通讯员/胡妮供图

【回眸】继续为乡村文化振兴出一份力

讲述人:夏昭炎(84岁,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

我是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师,是一名共产党员。

2004年,我解甲归田,回到了开满油菜花的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故里。

回到作别几十年的故乡,我看到村里户户通了水泥路,家家盖起了新房子,可村里打牌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也多了。我就想,今天我们的农村虽然有了新房新路,百姓有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的文化生活却依旧贫瘠。

读书读了一辈子,我明白文以载道、行以济世的道理。当时我告诉村里,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家乡“种文化”。

我先是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再向自己曾经的学生求助,多方筹资把村里闲置的6间老屋买下来,重新修缮,建成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后又买来电视机、音响和DVD,分别设立了乡村图书室、阅览室、学习室和游艺室。镇中学支援了数十张(条)课桌、板凳,后来搭建起近百米的风雨大棚。

有了活动场地后,我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由村民自选队长和教练,一到农闲时节,就教村民练习医疗保健操,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村民们也高兴了,每天午饭后就赶到这里锻炼。许多村民说,现在毛病少了,邻里和睦了,儿女也放心了。

针对村里留守孩子多的情况,我又和老伴一起办起了少儿假期学校。我是老师,又重新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东奔西走,动员镇里学校的老师前来支教,免费开设古典文学、数学、音体等课程,把周边村的孩子也吸引来了,最多时达到80多人。

为了鼓励村里的孩子读书,我和老伴带头出资,修葺自家的祖屋,向学生发出呼吁,筹集了2000多册图书,建起了高桥书屋。为方便其他村的孩子来看书、借书,我在临近村陆续开办了6个书屋分点,每个书屋的书轮流滚动,发挥最大的效益。孩子来看书,大人也跟着来了,几个村的读书风气变得越来越浓。

9月6日,我从北京接受颁奖归来,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心里头那个激动,真是难以言表,总觉得自己做得太少。这次授予我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我将继续坚定不移为乡村文化振兴出一份力。

【发展】从“株洲好人”到全国道德模范

近年来,株洲市通过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身边好人”的典型示范,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株洲市先后在市烈士纪念园建立了株洲好人馆,在文化园建立了道德楷模事迹展馆,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市涌现出的身边好人好事及道德楷模典型事迹。此外,株洲文明网还在线上搭建了“网上株洲好人馆”,通过图文形式,打造便捷化、互动性、全天候的网上新型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在株洲好人群体的带领下,株洲市涌现了韩无盐、唐先华、易海明、田颖等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公益志愿者。他们帮助孤寡老人、援助残疾群体、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他们美丽的身影活跃在株洲的大街小巷,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人。

目前,株洲市有湖南好人86名、中国好人62名,省级道德模范11名。2017年,杨颖、肖雅清被授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9年,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组装车间中梁电焊班班长易冉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株洲日报记者成建梅通讯员胡妮)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