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株洲 > 下设单位 > 正文

王敏:医院里的“幼儿园老师”

发布日期:2016/11/7 17:40:40 浏览:539

护士与患者打乒乓球

株洲卫校

一名多才多艺的患者在写书法

株洲卫校

护士在教患者唱歌

11月11日,株洲下起了小雨,让本已寒冷的天变得更加阴沉。从向阳广场的市三医院大门对面的斜坡再走上一段距离,便是市三医院的精神科及住院楼。

走进大门,每个病区都有几道大铁门紧锁,窗户用铝合金加固,但穿过冰冷的铁门,里面却充满着温馨和欢笑。对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长王敏来说,朝夕相处的精神病人是她工作中的家人。她每一天都经历着病人的治疗、康复、复发,甚至是死亡,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A

他们太可怜了,需要我们

走过亚健康心理康复科的铁门,一看到记者这张陌生面孔进来,一群病人欢笑着围了过来,有人问“是不是新来的?”,有人敬礼大喊“欢迎领导”,有人来回奔跑欢庆。

看到略微紧张的记者,王敏略显无奈地笑着说,“放轻松点,没事的,他们只是比较热情。”

1998年从株洲卫校毕业后,王敏就进入了市三医院成为一名护士。2009年,她被调入了医院的精神科担任护士长。

王敏还算幸运,在内外科从事护士工作多年才调入精神科,心里多少有些准备。

王敏身旁的护士李春兰,2006年毕业后直接进入精神科,她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天上班时的情景,走进精神科大门映入眼帘的景象是荒凉、冷清而陌生,甚至有点恐惧,让她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冰点。

当时,这名20岁出头的小姑娘,从来没有想过将会日夜和精神病人相伴。

王敏告诉记者,精神科护士工作不仅繁琐复杂,而且压力巨大。

最大的压力源自于自身的工作成果得不到体现。王敏说,精神科护士和其他护士不一样,内外科护士照顾好病人,少则一两周,长也就一两个月,看到病人康复离开医院心理上很满足,社会价值也得到了体现。精神病人的康复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一般的治疗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而且复发几率非常大。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病人康复离开医院,由于长期在医院治疗,他们学历低、缺乏生存技能,还因为精神病的身份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录用,只能呆在家里,成为家庭的负担。

但是王敏说,进了精神科的医生护士很少会再申请调离。“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我们发现再也离不开了,他们太可怜了,太需要我们。”

B

“我是幼儿园老师”

护士在人们的印象里有着稳定的工作、个性温柔贤惠……,被誉为“白衣天使”。

“我觉得我并不像白衣天使,更像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王敏的话让记者有些疑惑,随后她又补充道,“他们还不如孩子听话。”

王敏每天的工作,确实是在照顾一群没长大的孩子。

每天早上8点,王敏就开始到病房查房,服侍一些病人起床。她告诉记者,有些病人自理能力差,穿衣叠被都有问题,这些都要亲手去做。

清理完病房后,王敏会带着病人做广播体操,进行康复训练,然后还要安排他们到活动室自由玩耍。

上午11点,患者开始吃饭,一部分患者还要由王敏去喂饭。“今天怎么不乖啊,不好好吃饭。”王敏给其中一位卧床的患者一口一口地喂饭,但患者很不配合,常常不愿意咀嚼、吞咽,很容易噎住、呛到。

除了日常生活起居,王敏还要给他们分配零食,到外面给他们买生活必需品,“只要是关于吃喝拉撒的一切,都要照顾。”

最让王敏为难的还是吃药。用餐之后,王敏开始给患者发药,一些患者总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藏药,有的将药紧紧地攥在手里,有的将药吐进了杯子里,还有两个患者将头扭过去,不肯吃药。王敏说,发药很是考验护士的专业技能。

还有一些病人在吃药时会出现幻觉,以为有人要害他,说药有毒、水有毒。王敏的诀窍是,在衣服大口袋里准备许多种类的钙片或者维生素,遇到不吃药的病人,就拿出形状颜色差不多的钙片,自己先放进嘴里,然后再哄病人吃。

C

家属放弃了,我们不能放弃

2009年,刚来精神科的第一周,王敏就被病人打了。

她在查病房时,一名男病人突然甩了她一个耳光,她耳朵嗡嗡直响、眼冒金星。王敏很委屈,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许久才平复下来。病人清醒后,有护士向他复述打人经过,病人疑惑地说,我不记得了,还有这事啊。

在这个并不大的住院楼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最严重的一次是一名60多岁的女病人突然出现幻觉,以为周围的人要杀她,直接冲到王敏的旁边,掐住了她的脖子,虽然后来在医生护士的帮助下得以解脱,但是王敏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血痕。“我这还算轻的,不久前我的两名护士被一个有传染病的患者咬破了手,鲜血直流,所幸当时没有传染。”王敏说,

如今,王敏已经能坦然去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她说,面对病人“暴力”时,不能还手,要想方设法劝病人冷静下来。

“我们做精神科的人一般承受压力的能力都比别人强些,这样才能面对病人,把病人的病治疗好,要是带着情绪来工作,那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王敏说,“时间久了一些病人也会理解我们,在事后会跟我们道歉。”

在王敏的桌子上,放着两个用毛线织成的大红苹果,是一位患者送给她的。王敏说,这名患者思路很不清晰,这两个苹果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去编织。

除了通过病人家属途径护送来的病人外,还有一部分特殊病人,那就是流浪患者。三医院里设立了“三无病房”,是专门针对这些无依无靠的特殊人群的。

前两年,一位女流浪患者被救助站送到了精神科,刚来的时候已经多天没吃过东西了,也联系不上家属,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敏和她的护士们喂她东西吃,给她做卫生处置,精心护理了3个月后,患者逐渐康复了,一询问原来是长沙人。联系到她的亲属之后,王敏才知道病人因为病发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了十几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王敏还时常发动亲戚朋友把家里的旧衣物捐出来,拿到病房里送给流浪患者或者家庭困难的病人。如今在三医院精神科,还有一位来自醴陵农村的十来岁的小女孩,父母已经离婚多年,父亲因她患病又是女孩,把她抛弃在医院里,一直都是王敏等几个护士在照顾。

“其实像这种事例还有很多,患了精神病就是我们的病人,就算病人家属放弃了,我们也不能放弃。”王敏说。

“我们做这么多,是因为很同情他们。”这是采访中王敏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精神病人大多家庭贫困,他们没有工作能力,还要花费治疗费用。同时精神病人的内心比较痛苦,他们患病了,又被社会抛弃,成为了家里的累赘。王敏说,“不管是作为一名护士,还是一个普通人,我对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

或许,我们太少了解他们了。只要不发病,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聪明。在病房里,记者看到了一些病人的才艺表演,有书法,有舞蹈,还有唱歌。

最让王敏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面临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许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许多人一生当中会有2次以上的抑郁情绪。”王敏说,如果出现此类症状,希望大家能够正视它,不要有病耻感,应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王敏:医院里的“幼儿园老师”》相关参考资料:
幼儿园的老师妈妈、写给幼儿园老师的话、幼儿园老师、幼儿园 老师 扎针、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幼儿园招聘体育老师、幼儿园老师打孩子、幼儿园老师针扎儿童、老师性侵幼儿园儿童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