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株洲 > 下设单位 > 正文

【株洲市】文化扶贫,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发布日期:2018/1/12 6:14:15 浏览:744

来源时间为:2017-12-22

株洲,文化扶贫在发力。一方面加快贫困居民固有习惯、风俗、心态及价值理念的解构与重构,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优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村里有了文化服务中心,风貌焕然一新

文化扶贫,基础设施先行。

株洲县龙门镇李家村位于株洲县、攸县、醴陵市三地交界处的大山之中,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共478户人家,有36户贫困户。2017年11月,上千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活动中心在村部落成,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广播室、影音室等一应俱全。

2017年12月22日上午,68岁的刘家正在活动中心练毛笔字,他是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午都会来。“活动中心修好后,这里渐渐热闹了起来。村里打牌的人明显少了。”他说。

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仅能改变贫困地区的精神风貌,还能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位于炎陵县城东4公里的霞阳镇石子坝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仅送文化,还送科技、扶智慧,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

肖友林是当地的贫困户。每次文化服务中心请来农业专家讲课,他都主动前去聆听。在专家的指导下,他种了3亩黄桃,年增收2万元,一家四口也搬进了新房。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服务建设是文化扶贫的落脚点。近年来,株洲一直致力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市行政村1020个,目前建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18个,建成率达81。

送戏下乡时,很多地方跟过年一样热闹

2017年7月24日,市戏剧传承中心的39名演职人员颠簸3个多小时来到炎陵县,接连3天,他们马不停蹄,送戏到县里的5个村。孟仁秀是策源乡梁桥村村民,听说有花鼓戏来到竹园村,她专程骑摩托车,赶了20里山路去观看。“花鼓戏寓教于乐,我从小就特别喜欢。”

市戏剧传承中心副主任唐农家说,每年送戏下乡都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很多地方的村民放鞭炮接送,跟过年一样。他还记得前两年到炎陵时,因为演出场地太小,当地老百姓为了腾出场地,竟然毫不犹豫地推倒自家围墙。

近年来,株洲将戏曲进乡村和文化扶贫相结合,全市5个剧团每年送戏800多场。

2017年10月25日,第四届“罗霄放歌”文化巡演在炎陵县文体中心举行,来自湘赣9个县市的文艺工作者纷纷登台亮相。“今年的‘罗霄放歌’活动惠及两省近400万群众。”市文体广新局副局长谢春利介绍,该活动不仅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文化交流,而且成为展示文化扶贫成果的重要品牌。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扶贫突破口

株洲县渌口镇花园村的一个小山坳里,藏着一家小酒坊,米酒甘甜香醇,其酒曲是中草药制作的,配方传承了100多年,酒坊老板贺进是第四代传承人,多次被文化部门推介参加省市各类展销活动。贺家米酒销量大增,带动了当地人就业。

54岁的张选蒲是花园村的贫困户,家中妻儿均有残疾。从2018年1月起,他来到贺进的酒坊工作。酒坊离他家近,不影响他干农活和照顾妻儿。

离贺进酒坊不远的现代田园农家乐设有非遗展示馆,里面展示了株洲县10项市级非遗项目,例如贺家米酒、刘双喜漆画、邹桂文木雕等,还提供与非遗相关的商品让游客选购。农家乐的营业额翻番,带动附近40多名贫困人员就业。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扶贫的突破口。近年,株洲致力于挖掘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文化产业项目。沩山古窑址是醴陵瓷业的发祥地,当地政府通过陶瓷文化吸引和招揽游客,将沩山镇打造成旅游特色小镇,以“文化 旅游”的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为当地贫困户增收。

《【株洲市】文化扶贫,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提振精气神、提振干部精气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提振精气神心得体会、提振精气神演讲稿、如何提振干部精气神、福州 提振精气神、提振精气神的心得体会、提振精气神自查报告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