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株洲 > 百姓生活 > 正文

解决孩子“成长烦恼”株洲多管齐下为孩子“护心”

发布日期:2018/12/3 19:18:48 浏览:352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中的歌词,是多么美好与阳光。可现实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却在无忧的年纪遭遇了“心病”。记者从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获悉,2017年,该科室接诊1.2万余人,其中的1/3竟是青少年。

【案例】14岁男生不愿去上课,7岁男孩嚷着要“跳楼”

家住天元区的宋铭(化名)至今不愿相信,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儿子竟有了“心病”,而且还病得不轻。

宋铭的儿子小佳今年14岁,正在上初二。小佳从小成绩拔尖,性格也很开朗。可孩子自从升入初中后,就像变了个人,整天闷闷不乐,话也越来越少。一开始,父母觉得他是学习压力大所致,并未在意。可半年前,小佳迷上了网络游戏,整日手机不离身,基本不与家人交流。

“我们一旦唠叨几句,他就暴跳如雷,甚至摔东西。”宋铭说,一年下来,小佳的成绩一落千丈,最近更是不愿去学校上课。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为其办理了休学手续。

几天前,小佳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合并网络成瘾,需住院治疗。

在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株洲分会秘书长毕亚炜看来,小佳的故事并不算特殊。早在3年前,她就遇到过一名年仅7岁的抑郁症患者。

毕亚炜说,当年接到求助时,孩子的父母满脸愁容。原来,这对父母有个儿子才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他们为孩子选报了各种培训班,将孩子的空余时间填得满满当当。有一天,小男孩突然哭着说不愿再上学。没过多久,男孩变得沉默寡言,甚至经常跑到楼顶说“要跳楼”。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说活着没意思,多可悲啊!”提及该案例,毕亚炜仍感慨不已。

【数据】年接诊1.2万余人,1/3为青少年

如今,像小佳一样心理健康“亮红灯”的青少年并不少。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4.76至10.9的青少年出现过不同的焦虑障碍。

青少年看心理门诊,这在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信海看来,早已不是新鲜事。

“我每天接诊约40人,1/3为青少年,其中女孩多于男孩。”汤信海介绍,据统计,2017年该科室接诊1.2万余人,其中4000余名患者是青少年。更让他担忧的是,病人年龄已突破传统认为的“12岁危险年龄”,他接诊过的最小患者仅9岁。

同样感觉到变化的还有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科主治医生张猷玫。

数据显示,2017年,株洲市三医院门诊接诊了6000余例抑郁症患者,其中青少年占比约40。

“相较6年前,现在一个月接诊的青少年患者比过去一年都多。”张猷玫说,这种变化既说明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人数增多,也反映公众越来越正视心理问题,积极寻求治疗。

【现象】初高中生是高发人群,不少人还是“学霸”

青少年的“心病”有哪些?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种类繁多,以14岁为界。”汤信海介绍,小于14岁的多为心理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如多动症、品行障碍等。而14岁以上的青少年,常见有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与创伤相关障碍等心理问题。

“不要让我参加高考,我笨,为什么要高考……”2018年5月,一直成绩优异的高三学生阳阳(化名)被家人送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这个来自株洲的17岁少年最终被诊断为“强迫症”。原来,他在2018年年初一次月考严重失利后,突然再也不想进学校了。

从事心理咨询服务10年的毕亚炜说,阳阳的案例颇具典型性。据统计,她每年接触的30余例青少年案例中,初高中生占到了七成以上。

“初高中生是高发人群,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叛逆及依赖的冲突、抗挫折能力较低等,都会导致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毕亚炜说,值得一提的是,“学霸”更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因为这类人过分严格要求自己和追求完美,抗挫能力差。

【探因】“问题孩子”背后多有“问题父母”

本是无忧的年纪为何会有“心病”?

这两天,宋铭一直在反思。由于他常年在外经商,孩子的教育及生活一直由妻子负责,自己很少过问,更别提和孩子交心。

“从小到大,只要他成绩好,其他的我们都无所谓。没想到,最后却害了他。”宋铭懊悔地说。

“排除学习、社交等因素,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原因。”毕亚炜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孩子的背后多有问题父母。”

“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业,即智力方面的培养,而对于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却没有重视,这对于孩子的人格造成了较大影响。”毕亚炜说,她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及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心理相对敏感,承受能力较差。而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

【措施】多管齐下,为孩子“护心”

如何将青少年从偏离的“心理跑道”上拉回来?

株洲市有关部门早已行动。2012年3月,株洲市文明办、株洲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则国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组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此外,株洲市财政局下拨专项经费,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00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室。

当你生气了,走进宣泄室,朝着绿色的智能呐喊宣泄仪大叫几声,又或者听一首喜欢的音乐舒缓心情—……走进位于株洲市一中的株洲市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总站,孩子们的烦恼似乎很快就会烟消云散。成立6年,该站已成为株洲市青少年的“心灵驿站”。

“成立至今,我们已服务青少年6万余人次。”株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总站首席专家丁木光介绍,目前,他们的服务对象由最初面向市区高中生扩大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等未成年学生。

仅靠政府之力显然不够。丁木光建议,作为家长,要营造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温暖与信任,引导孩子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孩子的韧劲和耐力。作为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素质“补钙”。作为青少年,要学会自我减压,将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渠道宣泄出来。

【记者手记】少年强,则国强

刘琼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时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面对孩子们“成长的烦恼”和种种“心病”,家长、学校和社会都不能缺位。

家长不能偏离导向。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作为家长,要率先垂范,不能“唯分数论”,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不能无所作为。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广大少年保持快乐、阳光、乐观、向上的心态。

社会不能漠然置之。面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我们要少一些有色眼光,多一些理解与包容。(株洲日报记者刘琼)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